有了想愛的感覺,於是有了各種各式各樣的情緒,
終於構成了「愛情」的完整。
當第一次知道,日語漢字裡所謂的「愛情」,
是汎指著人間所有的情感時,
心裡一時有了「啊!原來如此」和「啊?怎麼會這樣呢?」
二種相反的感受。
但是,有了想去「愛」的念頭,因此產生五味雜陳的「情」緒,
這不就是「愛情」嗎?
如此一想,也就豁然開朗了。
小的時候,一直都覺得我的母親不似人家的母親,
總是溫暖的、溫柔的和包容的,
我的母親對我有很多的規定,
吃飯、唸書等等,都要按規定去做,
沒有太多理解,也沒有太多彈性。
小時候,我的印象裡,母親非常容易生氣,
而且生起氣來常讓我有「世界快要毀滅」的感覺。
她曾和父親吵架後一聲不吭出門,沒有一點交待,
她也曾拿著菜刀破口大罵之後,揚言要跳樓。
如此種種的印象因為太深刻,讓我只記得那種惶恐的心情,
卻完全忘了當時到底是為了什麼大不了的事。
而因為我的倔強,的確是那個最常讓她生氣的小孩。
當我漸次成長,漸漸地學會向內探索和靜心思考,
我慢慢明白母親的表現,是來自她的不安和恐懼,
於是我開始能夠心平氣和聽她絮絮叨叨的抱怨,
離開家後,嫁人後,甚至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,
我和母親的關係,逐漸從互相推拒到相互欣賞接受。
她或許,不是我想要的,那種無所不包的母親,
但我相信,她的確是最適合我的母親。
她讓我從小就學習獨立,學會反省,學會自律,
這是讓我一輩子都受用的處世原則。
現在,我的母親非常疼愛我的兒子,
幾幾乎就像是我小時候所期待的那種相處方式,
我看在眼裡,心裡非常感恩,
我從母親身上瞭解,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信賴是多麼的重要,
所以我會致力給孩子充滿愛的環境。
就讓我的願望,在我兒子身上實現吧!
媽咪,
不論我曾經對您有多少情緒表現,其實,我真的非常愛您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