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一篇讀創館的回響,我很有感覺。

寫著寫著,

自己好像又回到那個紮著二個毛辮子,

得踮著腳尖才踩得到腳踏鍵的、

苦著臉練琴的小女孩。

過去的時光不再,但那記憶的片段卻不會忘記,

總在我走過小巷,

聽到某家不甚流暢的琴音傳出時,

有了會心的一笑和一點緬懷遙想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小的時候,只有父親一個人工作,

母親帶著我們姊妹三人省吃儉用,

衣服是母親親手縫製,

頭髮也是由母親打理,

省下來的錢,

就送我們三人進了功學社。

在那個年代,

小孩放學後都由得他們到處亂跑,

父母忙於生活吃食,

只能顧及全家老小的三餐溫飽,

唯有我的父母力排眾議,

將辛苦省下的錢送我們去學音樂,

為的是培養我們的藝術氣質,

增加我們的視野。

功學社在我的童年裡占有相當的份量,

因為父親相當嚴格,

每天都安排了練琴的功課,

我總是又愛又恨的坐在琴前,

認份的練習完當天的課程,

雖然覺得自己又進步一點,

流暢的音符在自己指下流出,

心裡頗得意,

但又氣父親為何只懂得用壓迫的方式,

卻不教我們方法去欣賞音樂。

也不知是否因為很早就接觸音樂,

總覺得自己對藝術方面都頗有天份,

回顧過往,

才發現功學社代表了父母對子女的疼愛和期盼,

在那個沒什麼資訊教你如何當父母的時代,

我很幸運地擁有這樣具有前瞻性眼光的父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j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